当前位置: 中原健康网 -> 学术研究

浙江“医师终身荣誉”获得者:怀医者仁心攀医学高峰  

时间:2018-08-19 19:08    来源: 中原健康网   作者:樊华 阅读量:8432   

中新网杭州8月19日电(张斌 罗媛安 胡枭峰)柳叶刀后,是无数个为患者带来生机的日日夜夜;白衣之下,是一颗颗救死扶伤的医者仁心。

8月19日,中国1174.9万卫生健康工作者迎来属于自己的节日——首个“中国医师节”。在近日举行的浙江省首个“中国医师节”庆祝大会上,包括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下称浙大一院)的医生陆琦、马亦林与李兰娟在内的10位“重量级”专家荣获“医师终身荣誉”称号。

伴随新中国医学事业发展的一次次浪潮,这些医学泰斗在过去的数十年间不断攀登着医学高峰;他们穷极一生,青丝已白但仁心不变;他们执着坚定,以生命铸就奇迹,为浙江现代医学的发展铺就坦途。

“痔科元老”陆琦:一生“温情待患” 潜心医学科研

现年97岁的陆琦既是浙大一院痔科(肛肠外科前身)创始人,亦为中国痔科事业的开拓者。

1921年,陆琦出生于浙江温州的一个医学世家,受家庭影响,他从小便立志从医。上世纪五十年代,在瓯海医院外科班半工半读的陆琦接触了大量肛肠疾病患者,自此便与肛肠病治疗结下一生的不解之缘。

“看着病人那么难受,很想找找别的法子。”陆琦说,当初他选择当肛肠科医生,就是出于这个想法。

而后,陆琦一面开诊所行医,一面潜心研究,渐渐成为了当地闻名遐迩的除痔名医。当时,许多患者从杭州慕名而至,陆琦也会定期赴往杭州出诊。为了给更多的浙江老百姓看病,他把诊所迁到了杭州。

1957年,陆琦在浙大一院创建了全国第一个痔科(肛门外科),并将其从普通外科中独立出来。“当时我做过调研,几乎40%多的中国人都有肛肠毛病。”陆琦表示,痔疮是其中最普遍且最痛苦的毛病。

从医数十年间,陆琦在痔疮、肛瘘和肛裂等病症的治疗方面颇具建树:在国内首创负压套扎器,在国内并列最早开展研究有直肠吻合器用于保留肛门的直肠癌手术,国内最早开展全大肠切除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治疗顽固性溃疡性结膜炎……种种医学硕果,均让饱受病痛折磨的患者看到曙光。

如今,年逾耄耋的陆琦依然精神矍铄。谈及他的养生之道,其总笑言:“我的养生之道就是秉承医德,专心学习和温情待患是我一生的医德。”

“一代浙医大家”马亦林:67载风雨兼程行医路

再过几日,浙大一院传染病科的“元老级”医生马亦林就将步入九旬高龄。从抗美援朝时期奔赴前线救援,到如今仍旧驰驱于临床一线,67年来,他将青春年华奉献给了医疗、教学及社会服务事业。

虽年事渐高,可马亦林依旧风雨无阻,每周一8点准时到诊室坐诊。“现在找我的病人不像以前那么多了,但每个找我的病人,我都会详细看病历,反复分析情况,权衡利弊后再给建议。”马亦林说,这是为医者对病人、对职业的负责。

如今,马亦林每日需吃降压药、调节心律药、防止血液凝固药等三种药。2014年,马亦林被诊断为“玻璃体视网膜牵拉综合征”,如今其右眼视力仅剩下0.2。雪上加霜的是,2017年初,他又被诊断出患有冠心病伴心房纤维颤动。

“孩子们都劝我不要这么干了,但是我也没什么其他爱好,就是喜欢学习研究感染学科。”到今天,马亦林对医学研究的热爱丝毫未减,他总说,“既然选择了医师职业,便只顾风雨兼程”。

为不断更新与深化自己的知识谱系,汲取国外在感染病方面的新知识,马亦林还在坚持学习英语,并撰写综述论文,保持平均每年发表两篇核心期刊。据不完全统计,在2007年至2017年间,马亦林已在核心期刊发文17篇,为后辈作出垂范。

退休后,马亦林被返聘回浙大一院继续在门诊工作的同时,他也将精力放在“后起之秀”的培养上,如参加研究生答辩会、评阅研究生论文,也会参加各类学术活动及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稿件审阅等。据悉,自1990年批准为博导后至今,马亦林先后共培养了博士生12名,多数学生均为当前浙江感染病学科的“领头羊”。

“铿锵玫瑰”李兰娟:在传染病学领域“掘口深井”

从事临床医疗、科研和教学工作已40年,长期在医学一线的“铿锵玫瑰”李兰娟在传染病学领域掘出了一口“深井”,为中国乃至全球有效诊治感染性疾病做出了卓越贡献。

“能走到今天,我要感谢很多人。”从一名的山村“赤脚医生”到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直言,“与许多同龄人比我是幸运的”。

1970年,李兰娟被推荐到浙江医科大学读书。因为成绩优异,她在毕业后留校,并被分配到浙大一院的314重病室工作。

上世纪80年代,中国各地重型肝炎肆虐,病死率高达80%。“当初,我们重病室似乎是被施了魔咒一样,进去的人很少能活着出来。”亲眼目睹一个个鲜活生命的逝去,李兰娟倍感沉痛,此后便义无反顾开始破解肝炎治疗的难题。

1996年,历经10余年的反复探索和实验,李兰娟及其团队创建了“李氏人工肝支持系统(Li-ALS)”,使急性、亚急性重型肝炎治愈好转率从11.9%上升到78.9%,成为了中国人工肝技术的开拓者。

李兰娟的医学探索不止于此。此后,她创建了感染微生态学,创立微生态干预防治重症肝病新策略,建立世界上首个肝硬化肠道菌群基因集;她指导全国新发和再现感染性疾病防治,承担SARS、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等传染病防控任务,为公共卫生事业鞠躬尽瘁。

2013年的防治H7N9禽流感战役,使李兰娟被更多人熟识。当时,她带领其团队在确认感染源、明确发病机制、开展临床救治、研发新型疫苗和诊断技术等方面取得重大创新和技术突破,创建了新发传染病防治中国模式和中国技术,成功防控了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该研究成果荣获201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世界卫生组织更是评价李兰娟为“国际典范“。

同时,李兰娟还在不断提携后辈,她认为年轻医学人才的培植十分重要。“一个想要拥有健康的民族,一个想要跻身世界医学之林的国家,必须建立起自己的人才优势,必须拥有一大批医学名家大师。”(完)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